
人類的成長和人心真的是相當神奇,
愛明明就是摸不到看不到的東西,
成長過程中沒有被愛或愛人就會有重大影響,
連續殺人魔大部份都是跟幼年受創有關,
被虐待或不被愛的孩對生命、愛情都無法感受,
被認為沒有心的這些人很多真的沒有被愛過,
文哉其實也知道自己的不正常,
媽媽在自己的眼前跳樓自殺,
爸爸再娶後卻沒有好好跟他溝通,
封閉內心的他感受不到很多情緒,
他知道自己不正常卻不知道怎麼改變自己,
犯罪後父親對自己的不聞不問讓他無法前進,
在他的眼裡、心裡都只有不正常的自己,
他讀不懂、也感受不到他人的痛苦,
他的確非常可惡但他也不懂自己為何不太正常,
最後他選擇了結束自己生命來終結一切,
不過洋貴儘管恨他卻要他好好活下去,
活下去面對、找到自己活下去的理由,

文哉的父親的生命其實也很辛苦,
第一任妻子拋下兩個孩子跳樓自殺,
再婚後兒子居然殺死了一個小女孩,
失去了工作連好好生活都很難,
家人更是遭到了各式的欺凌和騷擾,
在妻子過世後他沒有發現兒子的受創,
在兒子殺了小女孩後他也無法與他溝通,
當兒子再次殺人時他決定了重新面對兒子,
有一個不斷殺人的兒子父親有錯嗎?
他的人生也不是那麼的簡單或理所當然,
不過如果當初他能夠更早跟兒子好好溝通,
或許這些悲劇也有可能不會發生,
沒有任何的法律或倫理可以判別他是否有錯,
只是生兒育女真的不是給他吃飽或上學就好,

受害者家屬因為失去家人持續承受著痛苦,
痛苦五年、十年甚至更久都無法停止,
不停的責怪兇手和自責都讓生命更加疼痛,
失去摯愛的痛和對兇手的恨連心都扭曲,
家人之間可能更團結也可能更分裂,
要怎麼樣學會和傷心及失去共存,
只有一家人共同扶持才能重見幸福,

兇手的家屬往往也要承擔著異樣眼光,
如電影無人守護裡所討論的一樣,
非父母的家屬大部份也都算是受害者,
面對親人的罪行被迫改變自己的生活,
甚至有時連最基本的人權都無法享受,
日本現行法律已經有一套保護的系統,
法律和系統無法解決的是內心的問題,
當受害者的家屬天天面對傷痛家庭分崩離析時,
兇手的家屬卻割捨兇手過著幸福的生活時,
對受害者來說可能是另一種傷害,
倫理、法律及人心實在很難有正確答案,

阪元給了第二個受害者家庭新的答案,
讓兇手的家屬有機會補償兇手犯下的錯,
兩家人一起重新找出有可能的幸福,
但難題是當小孩愛上了來家中的阿姨,
長大時知道阿姨是兇手的妹妺時,
她能夠好好調適自己的生命嗎?
每一題都是很艱難的問題啊!
相關文章:
即使如此、要活下去 - 劇情篇
日劇文章整理
0 意見:
張貼留言